以下不是什么小论文,只是单纯记录一下对原作某些部分的个人理解,100%的个人理解,,全是个人视野的滤镜,不推荐正常普通银魂读者往下观看。
暗杀篇的台词一直是我重点解读的范畴,这么多年下来依然有个根本说不通的地方。
当高杉问银时“为什么不选择老师,要选择我们?”后,银时首先回答的是“那时如果你是我,你也会这么做”。

这个说法太匪夷所思,以至于我六年来都没弄明白这里的意思。因为直接按照字面意义理解,银时是在说“如果那时候换成高杉,他也会杀了松阳保护同伴”。
这个设想其实毫无说服力。
高杉在整个故事里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会对老师不利的事,在两年后村塾三个人里他也是笃定复活的龙脉是松阳而要去拯救的人。最最重要的是,猩猩说到过“松阳被抓的时候桂和高杉因为外出授课而不在现场,如果高杉在场的话,反而会因为反抗到底被杀”,这已经完全足以说明,高杉绝不可能以牺牲老师的形式来换取任何东西。

如果我们都知道高杉不可能杀了松阳,银时也不可能把“你也会杀了松阳”的帽子扣给高杉。那么这句话究竟是什么含义?
最近的聊天里突然发现,在暗杀的战斗正式开始时、和中途也反复出现的三个约定,可以尝试换一个角度,不要把它们看成希望对方达成的约定,而是自己想要实现的愿望。


松阳→即使牺牲自己(以他的实际行动“顺从地被捕”和“被处刑”),也要保护大家(弟子们)。
高杉→即使牺牲自己(“如果我死了”),也要老师和银时完好。
银时→高杉你不要死。
有意思的是,银时的这个愿望几乎就是对高杉愿望的回应,甚至也可以说是一种阻止。
银时完成的是松阳的愿望吗?
如果银时当时的行为是在完成松阳的愿望,意味着所谓的“你也会这么做”就是高杉也会去实现松阳的愿望,“牺牲松阳保护其他人”。这点上面已经进行了否认。同时,当高杉问银时为什么选择我【们】时,银时回答的是我可不记得选了【你】。这里的指向再明确不过了,银时既没有“选择”完成高杉的愿望,也同时只是“比谁都明白”松阳的愿望,但实际做出的行为是他只是忠于了自己的愿望——不让高杉死。所谓的“你也会这么做”,指的是“高杉你也会和我一样,只忠于自己的愿望”。
只忠于自己的愿望,也同样符合了开战时的标题“不成器的两个人”。


不为大义,不为国家,只是两个不成器的家伙,他们只会为更自私、更独善的目的。而银时做出的选择也对应了不成器的自我认知,即只忠于自己。
高杉的愿望是什么?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老师和银时,这非常符合我们对他的认知,以及上面提及的“会因为反抗到底而死”。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里提到的三个愿望,松阳如愿牺牲自己保护了学生们,银时正如他所说“如果是你也会那么做”地选择了自己的愿望,而且在未来结局的时候,高杉也同样忠于了自己的愿望——牺牲自己,保护了松阳和银时。

所以银时说得非常对,如果是高杉面临选择,他也会不顾他人的期盼、只忠于自己的愿望,就和银时那时候一样。